在读完《孔乙己》这一短篇小说后,我深深地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的“巨人”。《孔乙己》主要描述了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,主人公孔乙己精神上迂腐不堪、麻木不仁,穷困潦倒,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,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故事。
这本书每字看似简单,可这是鲁迅先生的字斟句酌的成果,细读起来,可谓内含之丰富令人回味无穷。
先从《孔乙己》这一题目开始,孔乙己就是小说中主人公的外号,他作为“满口之乎者也,教人半懂不懂”的人物名称,这是对这个人物的嘲讽,以这一绰号为题的讽刺作品,无疑也是一种讽刺意味。然后把每一段、每一句话付诸实践,都无可挑剔。这本小说一开始介绍商店的格局,就是要通过其深层次的为下文贫富的区分埋下伏笔。而孔乙己第一次到店里掏钱时“排”出九文钱这一慢吞吞的动作,既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,也表示自己珍惜几文钱,认真清点数目等。精益求精无疑使文章的中心内容更具形象性。
这本不到3000字的《孔乙己》小说,是极其深刻的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心态,让我们清楚地看到,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,在人生悲苦的道路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足迹,那么,在芸芸众生中,人们为什么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,没有帮助,反而只有哄笑取乐呢?孔乙己是一个艺术形象,而他的艺术形象则反映在店子的麻木哄堂大笑之中。这反映了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,死后无人过问的悲惨命运。他,一个匆忙的过客,匆匆忙忙来了,又匆忙地走了,只留下人们对他的一笑。
如此便不由想起自己身边的生活,路途坎坷,拔刀相助,已不再是什么明媚的风景,更像是人们生活中义不容辞的责任;奉献爱心,盛意款款,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;尊敬老人与相互友爱,应该是每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,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当时相比,真是天壤之别!总之,社会在发展,人类在进步,让我们接受过去的教训,面向明天的光阴!